政策分析 2025-05-15 17:22:53
- 城市:全國
- 發布時間:2025-05-15
- 報告類型:政策分析
- 發布機構:中房研協
??近期,北京、廣州、成都、青島等多個城市陸續發布了2025年住房發展年度計劃。各地住房發展政策呈現出“穩中求進”的政策基調,從過去的“控”為主轉向“穩”和“優”并重。政策設計更加注重市場平衡與居民實際需求。整體來看,各地住房發展年度重點主要聚焦在以下幾方面:
??一、土地供應:精準調控、優化結構
??2025年各地住房發展計劃對土地供應都做出了明確規劃,從以前的重數量轉變為重質量,供應策略更加精準、結構更加優化。各城市根據自身發展階段和市場需求,對土地資源進行差異化配置的策略。一線城市如北京更強調“控增量、優存量”,一些具有發展潛力的城市則保持相對充足的供應。
??在土地供應區位選擇上,多地強調優先保障交通便利、配套完善的區域。北京提出“優先在軌道站點周邊等設施較為完備地區開發建設,打造職住商活力中心”。區位導向的土地供應策略將提升新增住房的綜合價值,避免攤大餅式的城市擴張,引導城市向緊湊型、功能復合型發展。在土地規劃上地方更加注重功能引領,通過規劃促進產城融合。上海2025年土地市場計劃中明確提出“強化主城區核心功能提升,突出'大虹橋''大零號灣''大吳淞'等戰略地區的產業孵化、科創策源作用”。
??二、”好房子”建設:住宅品質全面升級
??2025年各地住房發展計劃中共同的關鍵詞就是建設“好房子”。建設“好房子”正成為推動各地住房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,也是提振房地產市場信心的關鍵舉措。多地提出建設好房子的標準,成都要求將“好房子”建設與新技術應用緊密結合,提出“加快推進新材料、新工藝、新技術、BIM技術、智能家居系統的應用,提升'好房子'的安全性、功能性、舒適性、低碳綠色和智能智慧”。“好房子”建設也從單體住宅延伸到社區環境的整體提升,北京提出推動“首都好房子、好小區、好社區、好城區”四好建設,體現了從微觀到宏觀的系統性規劃思維。
??三、保障性住房:多元體系日益完善
??在2025年住房發展計劃中,各地對保障性住房供給均給予高度重視。保障性住房供給數量目標明確提升。成都2025年續建配售型保障性住房不少于7000套(間);新增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1萬套(間)。廣州計劃籌建公共租賃住房0.8萬套;籌建保障性租賃住房10萬套(間);劃籌建配售型保障性住房0.15萬套,供應配售型保障性住房0.28萬套。
??供給模式呈現多樣化趨勢。北京提出通過新建、改建、轉化等方式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,構建“一張床、一間房、一套房”多元化住房供給。合肥創新性地提出收購存量商品房用于配售型或配租型保障性住房,體現了盤活存量與保障民生的政策協同。多地還積極探索建立多主體供給、多渠道保障、租購并舉的住房保障體系,既發揮政府主導作用,也引入社會資本參與,將有效提升保障性住房的供給效率和質量。
??四、城市更新:激活存量資源
??2025年各地住房發展計劃普遍重視城市更新工作,以老舊小區改造、危舊房改造為重要抓手,推動城市空間結構優化與居住品質提升。北京市2025年計劃實施500個老舊小區綜合整治,同時推進適老化改造和無障礙環境建設。針對老舊住宅電梯問題,北京計劃2025年完成老樓加裝電梯600部,推進“應加盡加快加”。同時制定住宅老舊電梯更新計劃,申請超長期特別國債支持。廣東省計劃2025年啟動2.65萬臺住宅老舊電梯更新;青島則推進既有住宅建設加裝電梯400部。
??五、物業管理:提升社區治理水平
??2025年各地住房發展計劃中,物業管理服務升級是提升居住品質的重要一環,也是提升社區治理水平的重要抓手。各地探索“物業+生活服務”的新模式,拓展物業服務邊界,更好滿足群眾高品質生活需求。各地物業管理方面采取積極措施,如青島推動“一老一小”適齡化改造,優化社區服務功能。北京提出加快研究修訂物業服務標準,持續提升物業管理服務規范化水平。計劃推動物業服務覆蓋300個老舊小區,每季度對物業管理類訴求前100名的小區開展專項治理。
??從各地2025年住房發展計劃可以看出,住房建設正從追求規模想注重品質轉變,“好房子”建設成為各地共識,未來將重塑中國住宅市場的供需關系,引導開發企業向精品化、差異化方向轉型,推動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。住房服務正從“單一開發”到“多元服務”拓展,包括物業服務升級、社區治理創新、適老化改造等,是房地產行業新的增長點,也將更好滿足群眾高品質生活需求。住房政策則呈現政府精準調控和市場協同的良好互動。各地根據自身發展階段和市場狀況制定2025年住房發展計劃展現出明顯的區域差異性,未來房地產市場將呈現出多元化的發展路徑。
中國城市住房價格288指數
(2023-02)1571.9點
- 0.13%
- -0.91%
日期 | 指數 | 環比 | 同比 |
---|---|---|---|
2023.01 | 1569.9 | -0.97% | -0.14% |
2022.12 | 1572.1 | -0.92% | -0.11% |
2022.11 | 1573.9 | -0.12% | -1.08% |
2022.10 | 1575.8 | -0.20% | -1.01% |
2022.09 | 1579.0 | -0.02% | -0.87% |
2022.08 | 1579.3 | -0.04% | -0.62% |